您的位置: 首页 >安全卫生>健康知识>详细内容

春季疾病预防小知识(转载)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4-15 19:10:13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
随着春季的到来气温回升,各类病菌生长、繁殖加快,加之气候无常,早晚气温变化较大,幼儿免疫力低下,导致春季传染病高发。以下这些疾病防控措施请家长朋友们查收哦!

一、流感

流感,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具有很强的传染性,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。潜伏期1~3日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~4天,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。

预防措施:

1.饭前便后、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,打喷嚏、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,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。
   2.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,是最简单、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。
   3.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,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。
   4.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多到郊外、户外呼吸新鲜空气,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,筋骨舒展,增强体质。
   5.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,易被忽视,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,特别是有发热症状,应尽早明确诊断,及时进行治疗。如有传染病的情况,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,以免范围扩大。
   6.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。

二、麻疹

患者初期症状和感冒差不多,发热3天后,开始出现皮疹,首先起于耳后、发际处,主要是斑丘疹,皮疹迅速蔓延至面部、胸背、腹部、四肢及全身。皮疹3~4天后逐渐脱屑消退,逐渐康复。

预防措施:

1.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力措施。

2.麻疹没有特效药物,主要是护理好患者,减少并发症,寝室要温暖、湿润、空气清新,光线不宜过强。定时通风换气,要用温水清洗颜面、眼鼻分泌物,定时用盐水或漱口水漱口。 (风疹与麻疹的区别:手脚心没有疹子,出疹1~2天即消退。)

三、手足口

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损害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容易发生死亡。

预防措施:

1.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;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。
   2.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   3.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;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   4.手足口高发期,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   5.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   6.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,以减少交叉感染;父母要及时对 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。

四、水痘

水痘是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。水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,冬春两季高发,其传染力强,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,自发病前1~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,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,易感儿接触传染源发病率可达90%以上。潜伏期12~21天,平均14天。
预防措施:

1.不要接触病人。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,所以如果所在地出现有水痘病例,就不要带孩子去一些人群密集的场所,医院也尽量不要去,那里本身就是细菌病毒聚集的地方。

2.适时停课。如果幼儿园或者学校班级里出现了感染水痘的小朋友,家长应该提出停课,学校也应主动停止上课及大型聚会和活动。

3.隔离观察。如果孩子不小心直接接触过病人水痘疱疹的液体、被病人污染过的用具,或是有被患者飞沫碰触到的可能,应将孩子隔离观察两到三周。

4.增强抵抗力。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,坚持运动,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,提高抗病能力。

5.接种疫苗。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,因水痘具有免疫时间超长的特点,只要感染过一次,几乎就不会再发生。所以建议家长们都带孩子去疾控中心接种疫苗。

“超长假期”期间,每一个家庭、每一个孩子的安全都牵动着我们老师的心。请家长们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规律的作息时间,保持愉快的心情。

终审:大公幼儿园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