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镇中心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表
大公镇中心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表
班 级 | 大三 | 日 期 | 2023.05.26 | 观察起止时间 | 14:46-14:51 |
成人数目 | 1 | 儿童数目 | 3 | 观察者 | 陆春燕 |
幼儿姓名 | 马瑞 周瑞 戚凯文 蔡沛宸
| 幼儿年龄 | 6-7岁 | 环 境 | 建构室 |
观察目的 | 观察幼儿在建构区进行建构游戏的活动情况。 | ||||
观察目标 | 1.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情况。 2.观察幼儿是否自主游戏,具有自尊、自信、自主的表现。 3.幼儿是否能够制定建构计划并实施。 | ||||
观察描述 (看到了什么?) £文字 £图片 £视频 | 建构区里,马瑞、戚凯文和蔡沛宸发生了争执,马瑞拿走了积木,戚凯文则还在一旁,蔡沛宸举起自己积木想要打他,但看到我在旁边,就停了下来。马瑞举着积木,突然望向黑板,他说:“可是没有纸。”我听到说:“你直接在板子上画。”“但我也不知道怎么画。”马瑞边说边看着周瑞,他又说:“那你也来画呗。”他邀请周瑞一起行动,周瑞说:“我要建一个……”马瑞说:“那来帮我一起画吧。”他指了指板子的方向,周瑞说:“为什么,你画你的。”“你会不会搭啊。”经过一番谈话,周瑞和马瑞他们终于去画计划。“我来吧,我这边写个大三。”马瑞边画边说。“这是什么东西?”周瑞问道。“你别急,我还没画好呢。”马瑞和周瑞两个人轮流在画计划,戚凯文则在一旁站着看。此时周围来了一个新同伴,马瑞说:“你一个人一队啊?”新朋友没有讲话。周瑞说:“那你加入我们呗。” 建构计划设计好了,马瑞说:“画得还蛮像的。”他们开始按照图纸进行搭建。马瑞和同伴们商量着,拿起一块棕色的木砖说:“这些也不要了吧,挡住我们的路。”周瑞指着两个积木搭建的围栏:“这是我们的门,可以‘呜~’。”搭建了一会儿,周瑞说:“我们三个人是一队,他一个人吗?”马瑞说:“我们是一队的,我们不要打起来。”马瑞看到奕呈小朋友搭建地点不在基地内,就劝说他“搬家”,奕呈听了开始行动。几分钟过去了,周瑞说:“我把它(坦克)搭在这儿。”马瑞说:“不是这儿的吗?”“这边也是我们的基地。”马瑞同意了。又过了几分钟,周瑞喊马瑞来帮他改造,他跑到马瑞那里询问马瑞搭建的方法,奕呈小朋友也不时提供材料给马瑞进行升级,可当马瑞转身去拿其他材料时,他不小心把马瑞的作品弄坏了,马瑞说:“没事,放哪儿。”马瑞没有生气,反而将自己的作品又进行修改搭建:“把它修理坚固一点就好了。” | ||||
观察分析 (看懂了什么?) | 建构区被誉为“塑造工程师的地方”,是幼儿进行建构游戏的主要场所。在建构区内,幼儿动手动脑、发挥想象,通过对不同建构材料进行观察、操作、搭建,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,体现自主游戏,同时建构区也能反应幼儿社会交往的情况特别是合作意识。 1.《指南》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一指出:“有自己的好朋友,也喜欢结交新朋友”。几个孩子来自不同的班级,马瑞能够主动和中三班的孩子进行交往、合作游戏,周瑞也能较快融入小朋友的游戏之中,说明他们都较好地达到此目标;而戚凯文想加入游戏,但一直没有很直接的加入,一直在外面“搭把手”,说明对于在游戏中面对陌生人的交往他还不是很熟练。 2.《指南》指出大班幼儿应达到“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、想办法”目标。在游戏中,4个孩子能随时根据大家的需求转换游戏,同时大家都能积极配合,能在活动中想主意,都较好的达到这一目标。 3.《指南》指出: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。在搭建中,可以明显看出马瑞的搭建作品堆成且具美感,说明他们的建构水平发展较好,对于形状和空间的感知有一定的发展。 4.在游戏中,孩子们都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,并且获得他们自己的快乐,基本符合现在的自主游戏精神。 | ||||
支持策略 (应该怎样做?) | 1.创造交往的机会,让幼儿体会交往的乐趣。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,鼓励他们自主选择、自由结伴开展活动。我们汽水可以和其他年级一起开展混龄游戏,因为在此游戏中教师的干预少给了幼儿极大的自由和自主,使他们有机会独立拓展游戏或主动寻找喜欢的交往伙伴来共同游戏。不同班级的幼儿在交往中都主动积极,对同伴的行为不斤斤计较,交往策略丰富。 2.鼓励幼儿积极地为同伴出谋划策,增强幼儿的组织协调能力。孩子能学到了同伴的长处,乐意去配合同伴,共同获得搭建的成功感。每次活动结束时,鼓励引导幼儿之间还有相互参观交流,向其他组介绍自己小组的作品名称、设计构想和操作方法,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提高。 3.结合具体情境,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。如在游戏冷淡时介入其中和他们一起搭,又或者是用相关的图书、故事,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,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,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。特别是像戚凯文这样的孩子,需要找到他的兴奋点,如在建构游戏中加入角色游戏,产生交往的欲望和需要。 4.在自主游戏中,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放任孩子,听之任之,而是要做到心中有数,有的放矢。注意孩子们是怎样玩的,跟谁玩的,玩的什么等。作为老师,我们需要在建构区进行这方面的指导,除了提升他们的建构能力,还有引导他们有对于完成一件事情需要计划这方面的意识。 |
用户登录